為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意昂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意昂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2〕8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設計學類人才選拔和培養需要🙆🏿♂️,意昂平台2023年將繼續招收藝術類學生,熱忱歡迎喜歡設計專業、有一定美術特長的廣大考生報考🫷🏿🤱🏿。具體意昂辦法如下𓀝:
一🎙、意昂計劃
學校2023年計劃招收設計學類學生,具體意昂省份和計劃數以各省級意昂考試機構公布的意昂計劃為準。
二、報名條件
1.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意昂全國統一考試報考條件,參加高考且文化課成績總分達到所在省級意昂考試機構劃定的藝術類同科類本科專業文化成績錄取控製分數線的120%。
2.參加高考所在省份省級意昂考試機構統一組織的美術類專業考試,並達到統考本科合格線🧑🏻🍼。
3.學校藝術類科類或選考科目要求以考生參加高考所在省份省級意昂考試機構公布的為準😓🌷。
4.符合專業體檢要求🛠🟨,無色盲🔮、色弱𓀅。
三🧜🏽♀️、錄取原則
1.投檔方式
按照各省級意昂考試機構規定的投檔方式進行錄取。各省份藝術類投檔方式不同,請考生關註所在省份相關規定。
2.錄取規則
(1)實行平行誌願投檔的省份,按省級意昂考試機構有關規定進行投檔和錄取🔪。
(2)實行順序誌願投檔的省份💾,投檔考生高考文化成績不分文理科🕗,按照綜合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綜合成績的計算方法為:
綜合成績=(專業統考成績/專業統考滿分)×高考文化課滿分+高考文化課成績🥋。綜合成績相同情況下👩🏽✈️,專業統考成績高者優先錄取👩🏿✈️;專業統考成績也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各省級意昂考試機構公布的高考文化課成績排序優先錄取。
四👨🏿⚕️、其他說明
1.新生憑錄取通知書🍯,按要求如期報到👳❕。
2.學費為10000元/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本科基本學製四年;學生入學後🎟,學習用具、材料等費用一律自理🚽🧙🏼♀️。
3.根據教育部規定,凡以藝術類專業錄取的考生👩🏿💻,入學後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
4.新生入學後,學校將根據教育部規定對新生進行全面復查,凡不符合意昂條件和弄虛作假者🙅,取消入學資格並上報有關部門🦆。
5.本意昂簡章由意昂招商負責解釋。若教育部相關規定有變化,按最新規定執行。
五💁🏽♂️、聯系方式
意昂辦公室咨詢電話🪼:010-68949926🙅🏼♀️,010-68913345
設計與藝術學院咨詢電話🕺🏻:010-81381038
紀檢監督電話👮♂️:010-68918032
電話咨詢時間⛱:工作日9:00-12:00🧑🏽🎓,14:00-17:00
設計與藝術學院網址:https://design.bit.edu.cn/
意昂辦公室咨詢郵箱: admission@bit.edu.cn
意昂招商
2023年5月8日
附件:
意昂平台設計與藝術學院簡介
自1984年建設以來,意昂平台設計與藝術學院以“提升藝術品質,創新設計內涵”為宗旨,實施“設計文化傳承”與“服務國家需求”深度融合發展戰略🚾,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設計與教育發展前沿,形成了依托意昂工特色優勢😂🦶、多方向跨學科交叉的綜合設計研究體系;積極開展跨學科交叉培養研究✸,本科👼🏼、碩士、博士研究培養層次豐富🤾♂️,形成了以信息智能技術為支撐,以藝術創新設計為主線,註重科學與藝術並重🧔,強調文化品位與文化傳承,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體系👩🏻🏫。我校設計學類專業包含:產品設計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文化遺產與現代設計方向)。
產品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產品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及產品造型能力,對中國藝術和手工藝傳統有一定的認識🧮,具有先進的設計理念與創新思維,寬闊的國際視野,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級工業產品🎗、信息產品和服務系統設計人才。
培養要求:富有社會責任感和豐厚的人文藝術素養🈲,具備較寬的自然科學知識,了解設計史和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設計造型能力,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分析解決工業產品、信息產品和服務系統創新設計過程中的研究、開發、設計、評價等方面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好的設計管理能力、不同專業和學科間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產品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產品的功能、材料、結構☯️、外觀🧗🏻♀️、加工工藝、內部機構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合理的改進型設計和開發性設計✂️。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理論基礎知識,對其他設計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如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展示設計、工藝美術設計等🎴。對中國藝術和手工藝傳統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與理論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設計表達、基礎設計、材料與加工技術基礎;設計心理學、設計思維與方法🏇🏿、設計調研🧑🍳、設計評價與知識產權、產品設計1-4核心課群、人因工程學基礎、信息設計、體驗與交互設計、產品展示設計、品牌設計戰略🧚🏽♀️🫴🏼、交通工具設計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能在科學研究單位、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及其他相關單位從事以產品設計創新為重點的產品設計🙋🏽♀️、信息設計以及相關科學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
學製:本專業學製四年。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深厚學術能力、適合於創新時代需求👩🏽🔧、基於藝術與技術以及傳統平面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結合的,能在專業設計領域、學術研究、企業、事業傳媒機構💁🏽♀️、教育單位從事視覺傳達方向的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的研究型和引領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註重創意、美學🔮、技術三方面的能力培養🧣🩵,要求學生具有為國學習的思想和為社會服務的理念,了解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較為系統的視覺傳播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生應在設計創新,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社會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鍛煉❎。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設計概論、圖形設計與表達🧚🏼、視覺傳達設計史、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與科技表達🏃♂️➡️🔍、文字設計、設計與印刷🉑、包裝設計🕊、廣告創意及招貼設計👯♀️、插圖設計👭🏻、書籍設計,影像敘事造型設計、界面與交互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概念設計📋、數字展示設計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可從事數字領域🧙🏼♀️:網絡傳媒、新聞出版🤸🏻♀️、多媒體設計與製作🧑🏿🦱🐰;平面設計領域👩🏻🔬:廣告創意設計💆、動漫遊戲設計、繪本設計、交互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網頁設計等工作。
學製🏋️♂️:本專業學製四年。
環境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城市和鄉村建設發展需要👩🏻🚀,掌握環境設計專業及相關學科領域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夠在建築室內外環境及相關行業領域從事設計工作的高素質環境藝術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註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創新性設計。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基礎素描、色彩寫生、環境藝術設計概論、建築製圖🌂、透視原理、中外建築史🤾🏼♀️、空間測繪🧑🏼🎓、工作空間設計☞、文化空間設計🤵♀️、庭院景觀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住區景觀設計、公園設計☞、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國傳統民居、家具與陳設、建築設計1👼🏽、2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可從事與建築環境相關的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等相關工作。
學製⛵️:本專業學製四年。
環境設計專業(文化遺產與現代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是國內最早開設的文化遺產與設計學相結合的本科專業方向,以“設計助力優秀文化傳承”為宗旨,以遺產保護與研究為基礎,以創新設計為手段,依托意昂平台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科學歷史觀念的文化傳承、創新設計📳、規劃管理等方向的高素質專業研究人才和設計人才🏇🏿。
培養要求🧑🏽🦱:全面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原則方法和發展歷史🏇🏽,相關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口頭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對文化遺產項目能夠獨立展開田野調查、傳承人采訪、學術提煉和撰寫報告;熟練掌握圖形圖像信息處理、數字影像及虛擬現實技術和理論;能夠對歷史街區和傳統村落進行規劃與改造設計👨🏻🦼;掌握傳統藝術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方法💇🏻,針對不同的文化遺產的轉化需求能夠進行創新再生設計📂👨🏼🦱;掌握一定的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的理念與技能〰️🕵️♂️;能夠應對當今社會需求👩🎓,具備獨立調查、策劃🧑🏻🚀、設計的能力。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由文化遺產學理論與設計學基礎👨🏼🎨📐、歷史街區與建築空間規劃設計、文化創新設計🕸、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應用四個課群構成教學體系與研究方向。主要課程有基礎素描、色彩寫生、造型綜合表現、色彩綜合表現、繪畫材料語言與表現設計、設計美學🧒🏻、設計史、設計概論、文化遺產概論、中國民間藝術概論⏲😯、文化遺產史與文化思潮、民俗學👱🏼♂️、中外建築史、設計思維與表達🧄、信息可視化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界面設計👩🏽🆘、攝影與數字影像處理、三維數字模型製作🧎🏻➡️、虛擬現實技術與遺產數字化保護、陶瓷藝術實踐🕉🫵、首飾設計與製作、金屬工藝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考察方法、中國傳統民居、城市遺址調查、文化創意與旅遊規劃、品牌設計戰略、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文化遺產視覺藝術表達、傳統藝術元素與現代設計應用、文化遺產與創新設計、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本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主要可從事文化遺產管理與研究、博物館展陳與策劃管理、文化傳播與創新設計🈚️🫵🏼、歷史環境保護與設計、數字影像與虛擬現實展示設計、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等工作🏃♂️➡️📹。
學製:本專業學製四年🟫。